瀏覽次數 1377 2019年04月19日 16:36:41 族印司崗里
在云南西部的群山中,居住著一個民族,古銅色的肌膚,他們自稱:阿佤人——意為山的子民。
昆明的四季如春,大理的風情萬種,麗江的詩情畫意,香格里拉的世外桃源......引領世人認識了七彩云南。
然而,阿佤人民用一曲《阿佤人民唱新歌》讓世人認識了一個視木鼓為至高無上的通天神器、以雄渾的舞蹈來展示木鼓與天神對話的神秘部落。
在佤族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句話:“生命源于水,靈魂求于鼓”。走進佤族村寨,你會被那濃郁的民族風情所陶醉,桿欄式的茅屋建筑瞬間讓人回歸到了田園生活,色彩艷麗的手工紡織品見證了阿佤姑娘的心靈手巧,通天神器木鼓是佤族兒女不變的信仰......
“哪里有佤族村寨,哪里就有木鼓房,木鼓是佤族村寨存在與興盛的標志,要領略佤族木鼓舞的魅力,首先得了解木鼓?!?/span>
木鼓,佤語稱克羅、格諾哦,用整段大樹挖空便可制成,用木棒敲打發出咚咚的響聲,原用于祭祀,后來成為了跳舞時的伴奏,佤族人把木鼓視為神物,稱它為“梅饒格”,即木鼓神,認為敲木鼓可通“神靈”,保佑萬物。
暫且來說說這木鼓舞的巧妙音律吧!以鼓和鋩為伴奏樂器,以歌聲、吼聲以及鼓聲和鋩聲的有機交融為主要旋律,既保留了遠古時代深沉渾厚的音調,又增加了新的元素。
在歌聲、吼聲和鼓聲的有機交融下,木鼓舞以“握拳”、“跺腳”和“甩發”為基本動作,再以別具一格的民族服裝和銀飾品,給觀眾帶來了一場氣勢磅礴的演繹。
走進族印司崗里,猶如走進神秘的天堂;
走進木鼓,猶如走近一段遠古的歲月。
聆聽木鼓神韻,好像佤族老人在傾訴著那如煙的往事;
品賞木鼓舞蹈,見證了佤族萬物有靈的原始崇拜。
感受木鼓文化,你將走進一個又一個撼天地泣鬼神的歷史傳奇故事。
這些都將在族印司崗里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