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崗里”是一部世界上跨越時間最長,內容最豐富的史詩,是佤族的百科全書。司崗里,司崗里,生我養我的神奇司崗里。我知道司崗里古老的傳說,我記得創世古歌中敘述的生活。這是司崗里文化的神韻,這是佤族歷史的豐碑。
木鼓被佤族奉為“一寨之母”和“生命之源”,是通天的神器。世俗生活和宗教活動都離不開木鼓。無論哪一個部落,建寨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拉木鼓祭祖。
農耕禮贊、感恩自然,以厚重的農耕文明為積淀,營造展現出濃烈厚重的文化底蘊,并以現代編創手法,形成時空轉換的表演形式,把觀眾帶到古老、寧靜、圣潔的農耕時代的歷史長河中,去深刻理解阿佤人與大自然抗爭的悲壯歷史和鮮明的民族地域文化特色。
就在這極具激情和現代感的優美旋律和節奏中,一群又一群身著巖帥、巖丙、怕秋、曼來、糯良、立新、帕良、永和服飾的佤族青年男女,唱著、跳著,從舞臺的各個方位涌上臺,手拉手象一條條江河滾動著,象一個個美麗的花環旋轉翻飛變換著,最后變化成一道美麗的彩虹,一層一層地推出,然后又一層一層地慢慢隱去,尾聲靜場。